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是当今能源存储和电动交通领域的重要技术,从本质上来讲,两种电池均属于储能电池,在技术路线上并无太大差异。
那到底这两种电池区别都有哪些呢?本篇文章给大家进行介绍分析,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两种电池的具体差异。
1
什么是动力电池?
动力电池用于提供电动车辆所需的动力。它们需要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输出,以满足电动车辆对加速性能和行驶里程的要求。动力电池的设计重点是提高电池的充电速度、放电速度和循环寿命。同时,安全性也是动力电池关注的重要方面,以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可靠地工作。
2
什么是储能电池?
储能电池是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系统。它们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,将电荷存储在电池中,然后在需要时释放出来。储能电池通常设计用于长时间的能量储存和充放电,例如在电网调度、峰值负荷削减和电能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储能电池的关键特点是高容量、长循环寿命和稳定的性能。
3
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区别是什么?
1、性能和设计
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应用场景不同,因此二者性能和设计也有所差异。作为移动电源的动力电池为了保障安全,自然对体积与能量密度都有着较高的要求,并且这样才能确保足够持久的续航,并且电动汽车如要实现安全快充,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要求也要有所提高。再者,由于动力电池受到汽车体积、重量的限制以及启动时的加速,动力电池要比普通储能电池有更高的性能要求。
2、电池循环寿命
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对使用寿命的要求不同,以电动车为例,三元磷酸铁锂电池组理论寿命为1200次,按三天完全充放电一次的使用频率来说,三元锂电池寿命达到十年。储能电池相较于动力电池充放电更频繁,在相同的10年寿命的前提下,对循环寿命有着更高的要求,若储能电站和家用储能每天一次充放电,储能锂电池的循环次数寿命要求能够大于3500次,若提高充放电频率,循环寿命要求通常要求能够达到5000次以上。
3、系统结构及成本构成
动力电池PACK基本上由以下5个系统组成:电池模组、电池管理系统、热管理系统、电气系统及结构系统。动力电池系统成本由电芯、结构件、BMS、箱体、辅料、制造费用等综合成本组成,电芯占据80%左右的成本,Pack(包含结构件、BMS、箱体、辅料、制造费用等)成本占据整个电池包成本约20%。
储能电池系统主要由电池组、电池管理系统(BMS)、能量管理系统(EMS)、储能变流器(PCS)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。储能系统的成本构成中,电池是储能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,成本占比60%;其次是储能逆变器,占比20%,EMS(能量管理系统)成本占比10%,BMS(电池管理系统)成本占比5%,其他为5%。
4、电池管理区别
BMS(电池管理系统)作为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,决定了电池包的各个部件、功能能否协调一致,并直接关系到电池包能否安全、可靠的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输出。
储能电池管理系统,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类似,但动力电池系统处于高速运动的电动汽车上,对电池的功率响应速度和功率特性、SOC 估算精度、状态参数计算数量,有更高的要求,相关调节功能也需要通过BMS 实现。
(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)